1988年江西一老妇进京见到蔡畅:你还记得给我和陈毅介绍

时间: 2024-01-31 14:19:07 |   作者: 贝博app体育官网bb-产品中心

  1988年9月24日,有一位江西农村老妇,不远千里赶到首都北京,她此行的目的是想见一见革命大姐蔡畅。

  蔡畅是中国最早的党员之一,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,在她的引领下,很多妇女前仆后继投入到革命活动中,有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。

  当时蔡畅主持全国妇联工作,老妇找到全国妇联,请求妇联帮忙联系:“就说我叫赖月明,想蔡大姐了!”

  同志们热心地接待了老妇后,对老妇的请求感到为难,因为蔡畅当时病得很严重,连讲话都不方便,一般很少会客,就在这位老妇来之前,从蔡畅湖南老家来的一个妹妹想要见蔡畅一面也没能成功。

  蔡畅的秘书还是将此事汇报给了蔡畅:“江西的赖月明同志来了,要求见您,您见还是不见呢?”

  第二天下午,正是中秋节,蔡畅大姐在医院的病床上接待了分别半个世纪之久的赖月明,来到蔡畅的病床前,赖月明当即哽咽喊着:“大姐,我是赖月明啊!你的田螺妹子……你还记得你给我和陈毅介绍对象的事吗?”

  蔡畅没有说话,眼泪却吧嗒吧嗒从眼睛里流出来,在场了解内情的工作人员都以手掩面,留下了眼泪。

  这个叫赖月明的老妇人究竟是何人,为何跟蔡畅以姐妹相称,她和陈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,让工作人员这样感动?

  赖月明1914年出生在江西兴国县白石村的一个贫困家庭,三岁时就被过继给叔父,叔父是一个大烟鬼,很快把家给败光了,为了换点吃的,就将年仅14岁赖月明卖给人家当了童养媳,从此,赖月明过着无比艰辛的生活。

  好在1928年土地大革命的狂风席卷了兴国县,在这里成立了苏维埃人民政府,赖月明也被从“婆家”解放了出来,她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区妇女改善委员会,因为工作积极、认真很快被推选为改善委员会主任。

  1932年4月,少共中央决定派她去瑞金师范学习,毕业后分配到少共江西省委儿童局工作,少共省委就驻扎在宁都北门附近的一条街道上。

  宁都是中央苏区的主要城镇,也是阶级斗争比较剧烈的地方,总有一些被打倒的地主劣绅进行破坏活动。

  有一天夜里,儿童局的一位通信员被反动分子秘密杀害,蔡畅赶到现场后,要求少共省委制定严密的安全措施,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,并提议让少共省委的一些同志转移到省委,跟省委的同志住在一起,赖月明幸运地分到了蔡畅的家中。

  在了解赖月明的悲惨经历后,蔡畅很受感动,每天在繁忙的工作后都坚持给她讲文化知识,讲革命道理,可以说,蔡畅不仅是赖月明的大姐,也是恩师。

  不久后中央红军主力在广东南雄水口取得了一场大捷,在这次战斗中,红军主力打破粤军20个团的“围剿”,我军取得胜利后,撤回宁都进行休整。

  少共省委派出的文艺队准备了很多节目,压轴的就是赖月明与一位同志对唱兴国山歌,因为赖月明嗓子好,声音一出口就感染了观看节目的战士,唱完一首后,有一位首长带头鼓掌,还带着战士们一块喊:“再来一个呗!”

  赖月明只好又唱了一首,结果大家还要她唱,直到她把所有会唱的歌都唱完了,演出才停止。

  在这次演出中,陈毅司令就坐在前排,几次站起来带头鼓掌,下了台以后,赖月明就问领导那个带头“闹事”的首长是哪一位。

  赖月明没想到,自己在第二天就与陈毅发生了交集,在慰问演出结束后,赖月明和同事将两张桌子并拢在一起,打起了乒乓球,但是有不少士兵看到了,都跑过来跟她们打球。

  过了一会陈毅走了过来,看了一会儿,赖月明的那名同事打不过赖月明,就把拍子给了陈毅,让他教训赖月明一下。

  两个人打球的时候很放松,陈毅还给赖月明起了个外号叫“田螺妹子”,赖月明则称陈毅为“四川佬”。

  结果连打两局,赖月明都不是陈毅的对手,嘴里嘟囔着:“不打了!”然后就把球拍扔了。

  后来,陈毅还特意打听了赖月明的情况,得知她的悲惨遭遇,也让他感觉到心疼。

  陈毅的妻子肖菊英在第三次反“围剿”中,为保护机要文件被敌人的轰炸机炸死了,很多同志都希望陈毅能够早点走出悲痛,重新组建家庭。

  然而这件事可不好办,当蔡畅把这个事跟赖月明说了之后,赖月明有些不好意思,当即回绝了,她认为陈毅同志是首长,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革命者,又没什么文化,怎么配得上人家。

  蔡畅的丈夫李富春去做陈毅的工作,说道:“我们部门刚来了一个小姑娘,人特别好,蔡畅觉得你俩特别般配。”

  陈毅当即就知道蔡畅要介绍的是赖月明,也表示不同意:“人家小姑娘是来参加工作的,你给我俩说媒,那多不合适啊!”

  后来蔡畅与李富春分别做二人的工作,陈毅坚持说:“我还是那句话,人家是分配来工作的,不是来给我当媳妇的。”

  在此期间,蔡畅依然坚持给两个人做工作,两个人经过慎重考虑后,态度也都趋缓了,尤其是当赖月明听说陈毅的妻子肖菊英的事情,也很心疼陈毅。

  不久后,赖月明和陈毅又见面了,这一次不同于第一次见面,第一次是赖月明在台上,陈毅在台下,这一次是陈毅在台上做报告,赖月明在台下。

  在听陈毅的报告中,赖月明发现陈毅说话有水平,还特别亲切和蔼,和想象中的领导不一样。

  陈毅也发现了赖月明,在会议结束后,陈毅微笑着朝她走来,赖月明发现后,当即感觉尴尬,转身要走,却被陈毅叫住了:“小丫头你躲什么,我有那么可怕吗?”

  这一次,赖月明没有像打球时敢叫陈毅“四川佬”,而是不好意思地脸红了,还想要走。

  陈毅却上来那股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了,继续对她说:“蔡畅同志给你说了没有,我的年龄比你大得多,而且结过婚,你是嫌弃我吗?”

  赖月明听到陈毅说话这样坦白,当即表示:“我怕您嫌弃我不懂事,又没有文化,你愿意帮助我学习文化吗?”

  说到这里,这事其实就成了一半,陈毅笑着说:“你的年龄虽然不大,但是已经参加三年革命了,算是老同志了……文化的事,你别担心,以后我教你识字,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新人……”

  以后,赖月明和陈毅在蔡畅的张罗下,又见了几次面,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加深了。

  那一天,陈毅穿着因为经常洗而褪了色的旧军装,把胡子刮得特别干净,借了老乡一间简陋的平房当作新房。

  新房摆设很简陋,只有一张床,一张桌子和几条椅子,就连床上的被子都是打了许多补丁的。

  陈毅的警卫实在看不下去了,坚持要给陈毅领套新被子去,却遭到陈毅的坚决拒绝,陈毅说:“淡饭充饥,粗衣挡寒嘛!再说现在正是夏天,用不着盖被子了。”

  相比于陈毅的仔细,还是赖月明大方一点,她瞒着陈毅从亲戚那里借了点钱,办了一桌像样的酒席,把朱德、康克清夫妇、李富春、蔡畅夫妇等人请了来。

  婚宴地点选在宁都的一家餐馆,李富春当他们的主婚人,李富春说:“陈毅和赖月明同志,从今天起就是夫妻了,但愿你们在革命的征途上互相帮助,共同前进,白头偕老。”

  陈毅把随身佩戴的金表送给了赖月明,他说这是他留学时,一个朋友送他的,他一直戴在手上,现在送给赖月明,当作定情信物。

  作为他们的“红娘”,蔡畅还弄来一块绸料当作新婚礼物送给赖月明当作礼物,并对赖月明说:“赣南姑娘结婚总要提几个条件,你有啥想说的,也可以提。”

  赖月明想了一堆,噼里啪啦地说完了,只有最后一条:“陈毅不能……”说不出来了。

  然而这场在战火中的婚礼,注定了别离,在婚后不久,蒋介石便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“围剿”作战。

  不同于以往的“围剿”,这次第四次“围剿”中,蒋介石调集了近40万的兵力,其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就多达16万人,可见蒋介石对这次“围剿”的重视。

  陈毅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不得不离开新婚的妻子,率领部队与敌人作战,因为战事紧急,两个人婚后待在一起的时间很短,聚少离多成为常态。

  赖月明和陈毅在一起的时间还没有和蔡畅在一起的时间多,蔡畅为了让赖月明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多得到些锻炼,在外出工作的时候经常带上她。

  1933年4月中旬的一天,赖月明随着蔡畅到附近的区里检查妇女的生产情况,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做军鞋,当她们到了地方后,发现大片农田都闲置着,还没有犁地。

  经过调查后才知道,因为该地区百姓拥护革命,踊跃报名参军,大多数青壮年都上了前线,导致后方缺乏壮年劳动力。

  赣南的妇女都是勤劳能干的,什么农活都能干,但是唯独犁地不行,因为当地有封建迷信的思想,说女人犁地不好。

  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没有粮食作为后盾,军队是支撑不久的,如果因没有人犁地而耽误了庄稼的收成,对革命的影响是巨大的。

  蔡畅于是带着赖月明决定解放妇女的思想,带头去犁地,并且耐心地讲解说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于春,绝对不可以因为迷信耽误了春种。”

  大家看到蔡畅和赖月明都纷纷下了水田,便也下田学犁地,由于大家齐心协力,秋季的时候获得了丰收。

  因为赖月明表现优异,很快被组织派往瑞金中央党校学习,这能快速提高她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。

  然而因为党校是封闭式教学,有半年的时间都是要脱产的,本来她就跟陈毅新婚不久,聚少离多,如果前去党校学习,哪里能割舍得下。

  因此赖月明有些犹豫不决,陈毅知道后,便鼓励她说:“这可是我一直想去的,你正好借这次机会去好好学,回来之后好好教我。”

  一番话把赖月明说乐了,就坚定了去学习的想法,在党校期间,陈毅经常给她写信,每封信都很长,让赖月明很感动,经常对别人说:“我嫁了个肚子有货的,不愧是个留学生啊!”

  赖月明刚毕业,就得知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中失利,红军损失惨重,陈毅也挂了彩。

  赖月明连夜抄近路赶到陈毅的驻地,在战士的指引下,来到陈毅的房间,看到陈毅歪坐在床上批阅文件,一根绷带把他的一条裹着纱布的腿吊了起来,另一条腿则垫着书。

  见到陈毅受伤,赖月明像发了疯一样冲过去抱住陈毅,泪水不住地往下流,然后嘴里嘟囔着:“你个四川佬,总骗我,身上挂了花,还写信骗我说没有出事……”

  在陈毅的不断安抚下,赖月明才平复了情绪,赖月明跟陈毅说:“这下好了,我们总算团圆啦,以后再也不要分开了。反正你身边也总要有人照顾你。”

  然而世事难料,在石城阻击战失利后,陈毅看到医院的同志都在打包器械,也预感到部队即将转移,10月9日,周恩来赶到医院,查看了陈毅的伤情后,指示医院的同志把装好的医疗器械取出来,给陈毅的腿拍片,并给陈毅做了手术,取出了里面的碎骨。

  一直等到陈毅从麻药中醒过来,周恩来向他宣布了中央的决定,中央红军主力将在1934年10月10日撤离苏区。

  组织上考虑陈毅受的是腿伤,不能行走,无法适应在外作战的艰辛,另一方面,陈毅在江西上班时间较长,并且在党内外都有较高的威望,于是让陈毅留下,带领留守的游击队员继续与敌人作战。

  10月10日傍晚,陈毅忍着疼痛,为战友们送行,他知道,无论是走的还是留下的,都将面临一场生死考验。

  蔡畅、、康克清等31位女同志被批准随中央机关转移,在出发之前,蔡畅给赖月明留下一封信,信中写道:“本想等见到你再走,但局势紧张,行程已定,来不及面别了。陈毅同志现在伤势较重,你留下来好好照顾他。主力部队走后,留给你们的是很难来想象的困难,你一定要记住:一个员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,都要坚持斗争。革命总有一天会胜利的。”

  蔡畅的估计是有依据的,在主力红军突围后,军队革命根据地展开疯狂地扫荡,10月底,中央分局和中央办事处从瑞金梅坑迁到于都宽田。

  经过讨论后,大家一致认为部队中的伤员和家属太多,不利于转移,组织决定分散开来,以免被敌人一网打尽。

  这意味着陈毅要和赖月明分离,赖月明哪里可接受这样的现实,早在结婚的时候,她就提过要求,不能和陈毅分离啊!

  陈毅耐心地劝说:“我也不想这样啊!可是为了游击队的机动灵活,家属们一定要疏散,领导干部的家属更要带头啊!你的思想觉悟呢?”

  很快陈毅就安排人将赖月明送回了老家,要她隐藏好,等到时机成熟了,他一定会去接他,分别的时候,陈毅把平时积攒的钱也都给了赖月明,让人惋惜的是,这次分别后,两人再未相见过。

  在回到家乡后,赖月明没有躲藏起来,而是继续投入到革命工作当中,担心兴胜县县委妇女部长,一方面做妇女工作,一方面搜集地下情报。

  当时蒋介石为避免中央苏区“死灰复燃”,调集了20多个师对苏区的党员和群众进行报复。

  1935年2月3日,在农历除夕这一天,赖月明回到家里过年,等她过完年回到兴胜县委所在地,发现县委已经遭到破坏,到处都是敌人,在这样的情况下,赖月明逃回了老家,等待消息。

  赖月明的叔父(养父)认为她是红军,担心受到牵连,就没让她进家门,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,赖月明只好进了山,饿了就挖红薯,实在找不到吃的就去乞讨。

  赖月明的父亲得知女儿在山上过得很辛苦,就上山把她偷偷接了回家,并对外散布消息,说女儿投井自杀了。

  老父亲认为革命已经失败了,赖月明在家两年没有出门,他自己一个人也很难养活女儿,就强迫她嫁给了一个鞋匠。

  因为她的身份实在过于敏感,丈夫给她编造了一个身份,从此不用担惊受怕地生活了。

  经过的大肆破坏,在江西的党组织遭受重创,想要找到党组织谈何容易,经过一番寻找,她遇到了一位在游击战争中受伤而残疾的战士,于是便照顾他,并一块躲避的搜捕。

  1949年9月,江西迎来了解放,当时赖月明找到党组织,想要恢复组织关系,但是在多年逃难中,她早就将党证等材料弄丢了,因此始终没得到党组织的承认。

  当时的赖月明日子过得很苦,要照顾丈夫,还要照顾孩子,生活的重担,压得她丧失了从外界获取消息的能力,她彻底成了一名农村中年妇女,每天想的就是从哪里能弄点吃的,把孩子喂饱。

  1959年,赖月明带着孩子到江西于都县仙下圩的一家杂货店,与其说是买东西,不如说是乞讨,想要给孩子要一粒糖果。

  当她从掌柜手中的报纸上看到“陈毅副总理在接见外宾”一行醒目的大字和照片时,她的眼睛湿润了,以前的那些事,她都想起来了。

  1937年,陈毅路过江西的时候,曾多次派人寻找妻子,得到的却是她在军的逼迫下走投无路,投井自杀的消息。

  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后,陈毅到南昌与谈判,想起三年游击战争中牺牲的战友和妻子,写道:“战斗艰难还剩我,阿蒙愧对故人情。”

  全面抗战爆发后,陈毅再次投入到拯救民族生死存亡的战斗中去,率领部队上了抗日战争,在艰苦的战争中,陈毅一度感觉到心灰意冷。

  后来在战友的介绍下,陈毅结识了张茜,张茜的到来,让陈毅重新振作了起来,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

  得知陈毅还活着,赖月明内心无比激动,当即回到家里,告诉了现任丈夫,并说自己要去北京找陈毅。

  赖月明的丈夫也曾是一名红军,他只知道赖月明是一名掉队的红军干部,没想到却是陈毅的妻子,在井冈山的红军哪一个不知道陈毅呢!

  正当她准备收拾行装的时候,丈夫过了许久才说:“你想过了吗?北京相隔万里,你哪来的路费?”

  她的几个孩子也都扑到她的怀里,大声哭喊着说:“妈妈,你不要走,我们不让你走……”

  从江西走到北京的路的确很远,但是对于吃过多年苦的赖月明来说,这又算得了什么?

  然而这一条消息还是不胫而走,1969年8月,组织上来人告诉她,当年党组织和陈毅都曾多次寻找她,却没有消息,误信了谣言,以为她不在人世了,并且告诉她,陈毅已经与张茜组建新家庭的事实。

  赖月明提出一个要求,就希望见一见陈毅,但是组织上给的意见是:“你和陈毅同志都已再婚,也都有了各自的孩子,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,如果贸然见面,对双方来说都不太好。”

  也就是说,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,还是有机会见面的,本来赖月明还想着会有一个合适的时机,能够与陈毅相见。

  可是让她想不到的是,在1972年1月6日,她却从收音机中等来了陈毅的死讯,那一刻她悲痛欲绝。

  在此刻,她与陈毅早就已经不是简单的丈夫妻子的关系,而是早已升华为革命友谊,曾在最艰难的斗争时期,他们是一块奋斗过的战友啊!

  1985年1月,《中国妇女》杂志社将她的事情转达给了蔡畅,得知赖月明的组织关系还没解决,当即拿出笔,向组织上递交了这样一段话:解放后,我没有向党组织提出过什么要求,但这件事希望党中央予以重视,尽早妥善解决。

  中央办公厅信访局接到蔡畅的信和赖月明的材料,直接给江西省于都县委发信函,转达了蔡畅同志的意见:适当解决赖月明同志的生活和政治待遇问题。

  1988年5月,赖月明的好友,曾与她一块受过蔡畅照顾的危秀英给赖月明来信,说道:大姐现在病重,你们宁都一别就是54年了,还是设法去趟北京见见大姐吧,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,这样的机会不会太多了。

  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,赖月明赶到北京去见蔡畅的场景,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,没有说多少话,却在一起半个小时之久。

  担心大姐身体吃不消,赖月明起身告辞,蔡畅却有力地拉住她,示意合影留个念想。

  1990年9月11日,蔡畅同志在北京医院闭上了双眼,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。

  消息传到江西,赖月明悲伤不已,这位自己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,受人敬仰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

  谁说女子不如男,妇女能顶半边天,在蔡畅与赖月明的这段交往中,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在革命斗争中,我们的妇女同志用女性特有的坚韧,与艰苦环境进行殊死抗争,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